Saturday, February 4, 2017

「從天降下、仍舊在天」的人子

和合本的約翰福音三章,耶穌說,「我對你們說地上的事,你們尚且不信,若說天上的事,如何能信呢?除了從天降下、仍舊在天的人子,沒有人升過天。…」這話如果細想是不明白的—既然從天降下,怎麼會仍舊在天呢?

今天上林教授的文本考證課,專門介紹各種手抄本和譯本的異文考證,才知道約三13在有些抄本中是沒有「仍舊在天」字樣的。我看了信望愛網站的這節經文,好幾個英文版本都有說人子is in heaven,而中文除了和合本翻譯得很早,有「仍舊在天」,其它譯本都去掉了這幾個字,只用括號或註腳說明--有些古抄本加有「仍舊在天」幾個字。

專家們把收集到的新約經文各種抄本歸為幾大類:亞力山太(或稱埃及)式的文本抄寫質量較好,保留了比較多的難懂經文,比較少「調和Harmonization」(即抄寫文士在抄寫時參照另外一處經文來改動/解釋的現象),被認為比較可靠。西方式的文本抄寫時期較早,以老拉丁譯本為主,有比較多的解釋性改寫、添加、與調和。拜占庭式的文本抄寫時期較晚,較多改善的文法。

林教授給我們說明希臘文聖經的校勘註(Critical Apparatus)。聯合聖經公會的第5版(UBS5)約三13的希臘文正文中沒有「仍舊在天」,但註腳說明這個讀法只是比較確定、不是最確定的。這節經文在眾多的抄本中一共有四種讀法。根據註腳和林教授整理的資料,各出現在如下手抄本:

第一種讀法帶有ο ων εν τω ουρανω,即「就是在天上的那一位」,出現在最多類型的抄本中—拜占庭式抄本、亞歷山太式抄本、西方式抄本、和其它抄本中。最早的抄本收在比較整全的第五世紀亞歷山太抄本中。

第二種讀法沒有上面這幾個字,只出現在「亞力山太式」的抄本中。其中最早的兩份蒲莎草抄本,p66是公元200年, p75是公元三世紀初期。收在比較整全的第四世紀西奈抄本和梵諦岡抄本中。

第三種讀法把第一種讀法改了時態,ος ην εν τω ουρανω意思是「那位曾經在天上的」。這種讀法僅僅出現在西方式抄本中,即老拉丁譯本和敘利亞文譯本中。

第四種讀法把第一種讀法改了一個介詞,ο ων εκ του ουρανω,意思從位置「在天上」變成了方向「從天上來」。如此可以解決這重大難題:「耶穌到底是在天上?還是在地上與門徒說話?」

第三種和第四種讀法都僅僅出現在比較不可靠的西方式的譯本/抄本中。那麼,到底是第一種讀法還是第二種讀法最為原始呢?經文考證原則上要看文本的外證,即抄本年代啦、文本的區域有多廣啦,一種讀法的文本類型越多越可靠。還要看文本的內證:較短的版本,較難懂的讀法,比較符合作者全卷寫作風格、與前後文一致的讀法比較可靠。

所以約三13看外證似乎第一種讀法除了抄本流傳區域和類型最多,也最難懂,所以有可能是原稿,按其它外證和內證來衡量,顯然都是第二種讀法最為可靠。

編輯委員會多數人贊成第二種讀法為原稿,但用註解記下了贊成第一種讀法為原稿的意見:如果短的讀法(省略了人子仍然「在天上」的描述)出現在抄寫清楚可靠的亞力山太式抄本,文士何必要加上這個子句,讓意思變得難懂呢?很可能是反過來,文士看見這麼難懂的句子,就把這子句刪除了吧?

但是編輯委員會認為抄本的外部證據相當支持第二種讀法為原稿:短的讀法、早的日期等等。他們感到那個關於「在天上」的子句似乎是個解釋性的稱頌,反映出後來的基督論發展。專家們認為約翰福音的作者有較多的這類編輯傾向,比如前面那句話,約三11耶穌說,「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,我們...」與尼哥底母的單獨談話提說「我們的見證」嗎?可能是編輯吧?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